 |
电 话:0754-85405389
传 真:0754-85404688
联系人:翁先生
手 机:13902700898
地 址:汕头市澄海区南湾工业区
|
|
首页 > 行业知识 |
凹版制版颜色校正要领
|
当前,凹版制版、印刷产品中,以食品、果品、种子等软包装袋居多,客户对这类产品的质量和色彩要求很严、很高,但大多数原稿都存在着偏色、饱和度不足等缺陷,客户希望制版印刷者在复制时按照他所希望的色彩进行调整,因而在扫描分色时调整幅较大,处理的色域多,复制难度较大。 在凹版彩色复制过程中,正确控制和传递颜色很困难。首先,颜色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每个客户的看法和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对颜色的调整和处理往往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次,由于原稿颜色、屏幕颜色、数字打样颜色与凹印油墨打样颜色很难一致,再加上凹印三原色油墨色相所含的灰度、色偏较大,不能完全配置出客户所希望的颜色;再次,很多操作人员对包装印刷复制理论和凹版制版印刷工艺的规律知之甚少,造成生产时返工率高,质量起伏大。因此,掌握这类产品的颜色校正理论、方法和要领非常重要。 一、 电子雕刻颜色复制的胶凹印转换规律 目前,凹印制版用的扫描分色图片仍然是以平印图片为准,因此,在扫描分色的平图片向电子雕刻凹版的OPP打样颜色同批扫描分色图片的IRIS打样机的数字打样颜色基本接近的灰平衡再现,那么其所有颜色再现便会得到基本接近的效果。 电子雕刻机本身没有分色功能,电脑中也不作任何颜色调整,只是在电分扫描数据的控制下,将色彩色量与色彩组合的比例正确地转换,并忠实地转移到凹版滚筒上。 电雕曲线调整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一是将扫描分色图片的阶调层次与灰平衡比例忠实地转移到凹版滚筒上;二是补偿OPP膜凹印打样、印刷网点转换时的变形,如高光小点由于墨薄而容易缩小,影响浅颜色的色量不足,以及暗调网点容易扩大,影响深颜色的层次并级。所以凹版制版的颜色校正,主要是在扫描分色的和图像处理时完成。 二、 包装类产品的复制理论 根据商业包装类产品的特点,凹版彩色复制应以希望色彩进行复制使原稿色彩、实物色彩与希望色彩三者之间协调一致,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方法上应将工艺技术的还原性与希望色的再创作相结合,使复制品质量既优于原稿色又忠于实物色彩。 1、 首先以原稿为基础,做好凹版制版全过程工艺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色彩管理, 做到准确传递颜色,控制颜色在复制中的误差,保证再现原稿的颜色。就图像扫描分色而言,一是做好灰平衡曲线参数集,保证原高中的灰色、复色再现,二是做好在灰平衡基础上的颜色校正的标准校色量,保证原稿色彩的准确再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彩色复制是一项还原技术,不管什么工艺,不管原稿质量如何,不管调整的色域有多广,调整的幅度有多大,准确的色彩还原是复制技术的根本,这就是复制技术的共性。 2、 能过以灰平衡为基准的标准校色量参数设定的扫描分色后,原稿色彩得到再现。 然后进一步针对原稿色彩的缺陷和客户提 出的要求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属于复制技术中的再创作范畴。不管原稿质量如何,都要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依据,按希望色进行调整和处理。《德国制版通用教材》一书中提到,“原稿是制版的客观依据,客观依据等于实物。”也就是说,客观实物的色彩是图像色彩处理的依据。这种再创作的调整和下理,一方面是全面忠于商品本来的颜色,突出商品的属性,如苹果红、香蕉色等;另一方面要满足客户的种种要球,强调色彩的商业效果,突出色彩的饱和度,即对实物色彩进行夸张的商业效果,实出色彩的饱和度,即对实物色彩进行夸张的渲染,甚至夸张到有些过分的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色彩感染力,使人们看到包装袋,就能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凹印制版复制这类产品的特性,彩悄壳疤岣甙?装袋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br>当前实际生产中存在的总是是,许多年轻同志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对工艺技术还原性的基础工作与希望色的再创作概念不清,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而造成还原性工作没有做好,再创作的色彩没有处理好,只把电分机、扫描仪当作虻サ氖淙肷璞福?一切颜色校正和处理都是用PHOTOSHOP校色工具,看着屏幕凭着感觉进行随意的扫描分色、颜色效率低、质量差。 综上所述,只有在正确的复制理论指导下,才能做好图像的扫描分色、颜色校正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颜色处理的方法和要领 1、 强调色彩的饱和度 果品、种子等软包装产品,要求色彩做得浓重鲜艳,因此,进行颜色校正和处理时,应掌握如下方法和要领: (1) 电子雕刻滚筒时,M色版应采用30度或37度,这样容易上墨。 (2) 雕刻时网穴稍加深,使含墨量增加,寮出红色的浓度,满足客户要求。 (3) 大面积重要的实地大红色,可采用二次雕刻法,以突出大红色浓重鲜艳的特殊蛟 果。 2、 处理好两个网点跳跃区的色彩 (1) 处理好80%网点跳跃区的色彩。根据雕刻的凹版滚筒网点和OPP膜打样和印刷 网点增大的规律,随着阶调加深,有网点大小和网穴深度的同时变化,其网点增大呈直线增大状态,越是暗调增大越多,越急,80%区是一个网点转折的跳跃区,80%以上的网点呈直线 增大,颜色层次极易并级;80%以下的网点增大比较缓和,一般都能印出层次。因此,要雇颜色处理的要领,应把最深的大红基本原色与处在深中调80%--85%的桔红色、肉色、茶色等复色拉开距离,最好拉开20%--25%,即大红实地为100%,中暗调的桔红色、网色、茶色等复色降到80%以下,以避开80%这个网点跳跃区,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打样、印刷时印足大红实地色,另一方面又可使中暗调的桔红、网色、茶色等复色不冒红,取得两全其美的效果。 (2) 处理好5%网点跳跃区的色彩。根据雕刻滚筒对小点容易损失和因高光调墨衡而 对OPP膜打样、印刷的小点转移性差的规律,5%以下的小点印不出来,影响高光江色调的色量不足,并容易与极高光绝网部分并级。因此,要有意识地对高光调的基本色稍作加深调节,如M版的粉红色,C版的淡青、淡绿色,Y版的淡黄色等,应比所需色量加深3%--5%,使之与极高光拉开距离,达到高光亮调色彩饱满。 3、 强调色彩的明度度 包装类产品比较强调色彩的视觉效果,要求色彩亮丽。因此,对果品、种子等摄原稿,处在亮调、亮中调的鲜艳色彩,应尽量用原色和间色组成,不用或适度应用补色(相反色),使色彩鲜艳明亮。如桔子的桔黄色,其亮调、亮中调的相反色C版应为0%,从而使桔黄色亮丽夺目。如放一点C色量,桔黄色就灰暗。 4、 处理好实物色彩的连续过渡调子 一切物像的色调,都是三大面、五调子组成。果品、种子等摄影稿的三大面即亮调面、中调面和暗调面,五个不同的明暗变化色调即高光色、固有色、中间色、阴影色及反光色,而且相互都是连续过渡的。因此,在进行颜色校正和调节时,既要注意色调的明暗变化关系,又要重视保持暗调色与中调色、高光色与亮调色之间的边疆过渡色调,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注意,许多产品的色调生硬脱节,颗粒粗糙,主要表现在80%网点区的色调往深处跳,与亮调区色调脱节,出现颗粒粗糙的硬口。因此,对桔子、西红柿、青菜、豇豆等色彩进行校色和调节时,要把色调衔接自然,特别 景色版,如暖色调的M 版,冷色调的C版,要保持连续过渡色调。 5、 处理好外来盘的色彩 现在凹印制版的原稿发生了很大变化,60%以上是外来盘,即由广告公司设计好的电子文件。由于其图像扫描分色采用OCR工艺分色模式的长阶调黑版,而包装类产品的凹印工艺都采用三原色为主的短阶调黑版工艺,因此,要将我业盘的OCR色彩数据调整为三原色为主的色彩数据,这给凹印制版带来极大的困难。对外来盘掌握三点调节方法: (1) 减浅图像暗调的黑版色量,使之与图像外的黑字拉开距离,采用PHOTOSHOP 的SELECTIVE COLOR选校工具,选择BLACK色,把黑版的色量由95%--1000%减浅到70%左右;把C版由60%左右加深到90%--93%,M、Y版由55%左右加深到80%--83%。 缩短黑版的阶调,采用CURVE曲线工具,将高光端起始点缩短到C版的40%左右。 (2) 用CURVE曲线工具适度加深色彩中的互补色。由于GCR工艺用黑替代了色彩 中的互补色,降江黑版的色量和缩短阶调后,色彩中的层次会受些影响,所以要做些补偿。 (3)加深被黑替代补色而造成物像暗部深度原色的不足。如红苹果的深暗部三原色网 点值为M90%,Y83%,C25%,通过GCR分色模描后,由黑25%替代了互补色C25%,同时也降江了基本原色M和Y25%。方法一是先用套索工具把苹果暗部勾出,边缘加以虚化,然后用CURVE曲线工具加深。二是用魔棒工具加深,达到增加红苹果暗部饱和度的效果。 6、 颜色调节注意事项 (1) 颜色调节要在层次和纠正色偏后进行,因为层次曲线灰平衡和纠正色偏的变动, 都会影响颜色的变动,这一点经常不被注意。 (2) 颜色校正是相互关连的,用PHOTOSHOP等校色工具进行校色调节时,校色量不能过大,校色量过大会造成一连串的问题。如: A、 会影响临近的颜色,引起混乱,结果了邮问题往往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出问题所在。 如M版对大红色加色过量,会使紫蓝色和茶色中的M 色过量;如Y版对黄色加色过量,会使大红色,绿色中的Y色过量。因此,不要光顾校正某一局部色相,而忘记顾及其相互关连的颜色变化。如要不影响,就要将大红色、黄色单独勾出进行调节。 B、 会影响饱和度大的基本原色中的层次并级。 (3)PHOTOSHOP颜色校正工具HUE/SATURATION,COLOR BALANCE,SELECTIVE COLOR主要用于原色(一次色),间色(二次色)彩色部分的调节,不要用它校正复色(三次色)。CURVE层次曲线主要用于对灰色、复色及整体色密度的加深减浅及纠正色偏的调节,不要用它调节彩色,两者属性不同,调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
|
|